104學年度台灣文學系第十五屆畢業論文一覽表
|
序號
|
姓名
|
論文題目
|
指導老師
|
1
|
尤紫芸
|
試論道教元素在霹靂布袋戲中的影響
|
陳昭銘
|
2
|
呂岳樺
|
論霹靂布袋戲女性角色形象
|
陳昭銘
|
3
|
陸郁涵
|
以棒球小說去比較朱宥勳朱宥任兄弟的作品
|
蔡造珉
|
4
|
李惟蒨
|
是美麗還是陰影論朱國珍《三天》
|
蔡造珉
|
5
|
賴世東
|
網路小說中的價值-以《惡盡島》為例
|
蔡造珉
|
6
|
鄭玉臻
|
青少年的寂寞與自我認同尋求之初探-以烏奴奴及夏佩爾《共犯》為例
|
蔡造珉
|
7
|
劉佳燕
|
試論《解嚴後台灣囝仔心靈小史》中的親子關係及其笑謔感
|
蔡造珉
|
8
|
劉依柔
|
死亡邊緣的囚中者~談郝譽翔《幽冥物語》之人性探討
|
蔡造珉
|
9
|
陳佳宗
|
從《花甲男孩》論楊富閔文學內容與社會觀察
|
蔡造珉
|
10
|
李子嘉
|
獨孤紅《無玷玉龍》人物探析
|
蔡造珉
|
11
|
張竣凱
|
王道劍武俠特色之探討
|
蔡造珉
|
12
|
鄭佳穎
|
台灣穿越小說研究
|
蔡造珉
|
13
|
楊明偉
|
虛假的真實、倒錯的人生
談網遊小說的優劣得失
|
蔡造珉
|
14
|
傅晉祥
|
鍾肇政長篇自傳性小說的意義
|
錢鴻鈞
|
15
|
揚軒宇
|
從吳濁流《無花果》中尋找文化觀光要素
|
錢鴻鈞
|
16
|
王倩慧
|
黃娟作品中的文學意識
|
錢鴻鈞
|
17
|
劉亭君
|
廖輝英《相逢一笑宮前町》女性小說研究
|
錢鴻鈞
|
18
|
許昭偉
|
台灣獨立音樂研究與探討
以滅火器樂團為例
|
林慧姃
|
19
|
黃家敏
|
遊戲詩人林煥章之兒童詩探析-以《花和蝴蝶》、《夢和誰玩》《我愛青蛙呱呱呱》為範疇
|
劉沛慈
|
20
|
黃錚錚
|
鐘文英旅遊書寫探析-以「情人的城市」與「甜蜜的亞熱帶」為例
|
劉沛慈
|
21
|
許哲浩
|
李長青台語詩探析
以《江湖》與《風聲》為例
|
劉沛慈
|
22
|
林維玉
|
從心看世界-鐘文英的旅行書寫以《永遠的橄欖樹》為例
|
劉沛慈
|
23
|
蘇美如
|
新生代台語女詩人創作意識探討-以呂美親與鄭雅怡的台語詩為例
|
劉沛慈
|
24
|
吳騏揚
|
地方文化特色研究-以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為例
|
劉沛慈
|
25
|
蔣民彥
|
談台灣流行音樂新台語歌研究與探討以伍佰為例
|
劉沛慈
|
26
|
顧正彬
|
論黃海兒少科幻小說的教育性
|
戴華萱
|
27
|
詹珮如
|
幾米繪本《向左走.向右走》、《地下鐵》、《星空》主角人物特質及文學改編類型探究
|
戴華萱
|
28
|
張雅鈞
|
李揚的同志文學研究
|
戴華萱
|
29
|
許品琪
|
季季小說中的死亡書寫研究
|
戴華萱
|
30
|
王士豪
|
跨界女作家的回望書寫與國際視野
以聶華苓、於梨華、三毛為研究對象
|
戴華萱
|
31
|
郭奕勤
|
蔣勳《少年台灣》及其同名舞台劇研究
|
戴華萱
|
32
|
陳亮廷
|
現代禪詩研究-以洛夫《洛夫禪詩》為例
|
戴華萱
|
33
|
徐秉閎
|
論駱以軍短篇小說中的原型書寫及敘事結構
|
戴華萱
|
34
|
賴柏翰
|
東方白短篇小說中的台灣意識研究
|
戴華萱
|
35
|
邱薇靜
|
蔡素芬《鹽田兒女》三部曲中的人物特質探析
|
戴華萱
|
36
|
杜冠瑩
|
王定國小說中的孤獨意識及書寫特色研究
|
戴華萱
|
37
|
吳睿桓
|
張耀升《缝》中的家庭與學校書寫探討
|
戴華萱
|
38
|
童雅婷
|
陳煌自然寫作的環境關懷─以《鴿子托里》一書為例
|
田啟文
|